恒天然与贝因美的"分手"时间表终于明确。
3月17日,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宣布继续剥离中国业务:出售旗下醇源牧场,并进一步减持所持贝因美股份。按照计划,恒天然将在本财年内完全退出对贝因美的股东身份。
尽管公布了撤离中国的具体时间表,但中国市场对于恒天然来说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从恒天然最新发布的2021财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.15亿新西兰元,同比下降5%;集团息税前利润为6.84亿新西兰元,同比增长17%。其中大中华区贡献了30.61亿新西兰元的收入,占集团总收入的三成左右;该区域也为集团贡献了3.39亿新西兰元的息税前利润,占比接近五成。
出售贝因美股份或致恒天然蒙受高达22亿元损失。
追溯至2015年,恒天然以34.64亿元的代价收购了贝因美的部分股权。然而,贝因美此后业绩表现持续低迷。自2019年第三季度起,恒天然开始逐步减持所持股份。截至目前,恒天然已发布六次减持公告,持股比例从最初的18.82%降至目前的2.82%,从第二大股东降到了第四大股东,累计收回资金约9.42亿元人民币。按照当前股价计算,恒天然若进一步减持,预计可套现约2.93亿元,整体投资浮亏可能达到22亿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创始人谢宏回归三年之际,贝因美成功实现了摘帽并扭亏为盈。随着与恒天然渐行渐远,贝因美引入了国资背景的宁波信达华建作为战略投资者,并提出了重回行业前三甲的发展目标。
在一封内部信中,谢宏表达了坚定的决心:"不到300亿年营收、市值达到1000亿的目标,我不会考虑退休!"值得注意的是,贝因美2019年的营业收入和当前市值分别为27.85亿元和约50.92亿元,与目标仍有较大差距。
恒天然与贝因美的十年纠葛
从投资近30亿到持续亏损
恒天然全面退出贝因美的股东行列,早已是公开的市场消息。
创立于1999年4月的贝因美,曾是国内配方奶粉市场的头部企业,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10%左右。2011年4月,这家"国产奶粉第一股"成功登陆A股市场。